當林懷民老師知道我們要採訪謝旺霖,再三囑咐我們不要太過打擾,因為旺霖的時間與精力應該儘可能花在第三本書的創作上。而訪問中總會不斷自我辯論才給出心滿意足答案的旺霖,卻覺得只是事關老師,一定是義無反顧的首要事項。他們之間,有師生情誼、知識份子傳承,更有一種同為流浪者的相知相惜。
真誠思索每個訪題的謝旺霖。
在《轉山》中,謝旺霖坦誠,自己是失戀才去流浪的,而且在獲得雲門《流浪者計劃》贊助前,已斷斷續續出國流浪好幾次。其實除了失戀,還有家庭的、生活的、未來職涯的諸多困惑衝擊著當時年輕的他。面對這麼多難以招架的課題,他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當下的腳步,要走或停。而那趟後來匯集成詹宏志所說,幾乎是台灣原創本土旅行書寫里程碑的《轉山》,其實只是旺霖要告訴老師,他「沒有白白浪費老師的錢」的真誠述說。
西藏流浪歸來,旺霖發現「所有旅途上會遇到的危險好像是必然的,但不應該讓危險阻礙了我們」。即使被狼群追逐,若不是車輪卡在石縫,旺霖差點摔出懸崖,但剛從險路生還的他,眼前是更長的險路,旺霖也只能為自己壯膽,「至少要在死前多看一點風景」。而真正驅使旺霖繼續前進的動力,其實是「害怕」,他發現先前多次斷斷續續的出國,其實隱藏某種中斷。但長達六十天的西藏之行,帶著諸多困惑上路的他,不能再逃了,他真誠而質樸地,揭露自己,無處閃躲。
流浪到西藏,越過遙遠的邊界,一路險象環生。
旺霖翻閱當年的筆記,在異地流浪時給自己
由最初林懷民老師捐出「行政院文化奬」獎金,後續更多社會賢達響應捐贈的《流浪者計劃》,其實每個贊助青年僅獲十萬元,不多,但剛好足以年輕人行動。且在設立一開始就決定了,至少要是長達六十天的亞洲貧窮之旅,讓出國觀光的新鮮勁退燒,開始疲憊,人靜下來才看得到當地的生活,才知道世界有多大。通常贊助計劃最要求檢核的「產出」部分,反而「沒有一定要流浪者完成什麼」!但就是這強迫旺霖面對自我的六十天,讓旺霖蛻變。
旺霖回憶西藏之行結束回雲門報告時,大概是這輩子從未被人家如此大力抱過。老師給了他一個擁抱,還跟他說「你活著回來啦」!旺霖覺得似乎是種「一個小兵去達成了任務,接著大夥可以去做更多的事」的豪情與使命。即使私下聊到老師都會豎起整個背部的他,面對老師巨大的存在,旺霖只想跟著一起做點什麼事。如果雲門的舞者是正規軍,旺霖覺得「流浪者就像是游擊隊」。面對林老師下鄉服務演出的心願,有些連座談會都快辦不起來的場合,去過西藏窮鄉僻壤的旺霖,還是能怡然自得地和鄉親懇談分享。
老師身為長輩,仍然謙和地致謝,令人更加尊敬。
我們問了旺霖,現代的孩子往往有一種「困在城市中」的感覺,請旺霖分享流浪的意義。他依舊認真地思索,謹慎地嘗試回答,鼓勵年輕人好像可以「從電腦或手機面前走出來」,去面對我們身旁的人,好好說一個話,一起去吃飯,甚至好好的盯著天空的雲看10分鐘。旺霖認為,「所謂流浪,其實會讓你回到一個真實的世界當中」。
旺霖還與我們分享了他與老師間相處的小故事,當我們問旺霖,有沒有什麼感謝的話語,想跟老師述說?他卻覺得「謝謝林老師最好的方式是,照顧更多的人,來為每個需要的人做更多的事」!
旺霖自己寫給老師的卡片。
旺霖分享其他流浪者寫給老師的感謝。